18081964271
發(fā)布時間:2019-11-12 瀏覽次數:13987次
成都各小學、初中和高中2019-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定于2020年1月17日結束。
1月18日開始放寒假,2月18日正式上課。寒假共計一個月
具體日歷如下:
快放假了,意味著期中考期末考馬上就來了!
對于期中考試同學們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,回復“期中復習資料包”領取小編精心為大家準備的測試卷喲!
(掃描關注)
對于考試,我總是覺得:“我太粗心了”
平時學得好,孩子考試沒考好,常常把原因歸結于“太粗心”,但請家長們注意,粗心是做錯題的結果,而不是原因!
誰都有粗心的時候,但在粗心表象下,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,表現在不同孩子身上,這些原因所占的比例會有不一樣。
我們判斷“粗心”的標準通常有:
o "簡單的,不該錯的,考試錯了”——那就問問自己,熟練度夠嗎?
o "原本會做的,考試做錯了”——那就問問自己,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嗎?
o "審題錯了,不是不會做”——那就問問自己,準確率夠嗎?比如平時做題力求一遍做對嗎?
我們常常認為,平時做過的,考試就能做出來,其實并不是。
我們必須通過“粗心”看到背后反映出的問題!
01
粗心,因為孩子
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
所謂熟練度,可以想象一下我們成年人,做小學一年級的計算題,每一題其實對我們來說都很簡單。
但是當我們在計時的情況下完成 1000 題,并不一定全對。如果平時經常做計算類的工作,很可能做得又快又準;如果平時疏于做簡單計算的人,很可能又慢又錯誤百出。
? 解決辦法:
一道題目,反復接觸至少要六次以上,并且每次都在思考,才會熟悉并產生記憶。
02
粗心,因為孩子
對知識的基本概念不清楚
還有一些題目,學生們認為自己是會做的,因為平時做對過,只是考試錯了。但很可能是他們只看過 1-2 次,有一個模糊的概念,很多概念的細節(jié)到底是什么?并未深究。
在考試有時間限制和壓力的情況下,人通常本能地選擇自己大腦中最先搜索到的記憶存儲,而這個記憶和認知很可能是錯誤和疏漏的。
? 解決辦法:
試著去講解題目,如果做到能講解題目,表示確實理解了。通常在講解過程中,也會不斷發(fā)現自己知識上的漏洞。
03 粗心,因為孩子的習慣有問題
很多孩子寫作業(yè)不認真、不檢查、不喜歡打草稿、不肯寫步驟等,也都是習慣的問題。還有書寫習慣等,也會導致一些粗心問題。
還有的孩子做題喜歡跳步驟,不但容易錯,還會導致按步得分時得不到前半部分應該能得到的分。
? 解決辦法:
如果做數學可以在草稿紙上先畫圖,畫圖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維清晰。另外,有的孩子喜歡對同一題給出多種算法的樂趣,這其實也可以幫忙檢查出一些錯誤。
04
粗心,因為孩子做題準確率不高
家長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時,每個詞是一次輸入正確,還是不斷刪除修改?這個也是準確率的問題。
如果平時做事力求“一遍做對”,“每遍都提升”,關鍵時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對。
這需要用心投入,反復多次后才能成為本能。如果做錯了,覺得“沒關系”,常常會造成多次也無法做到比較好的狀態(tài)。另外,準確率還和“做題量”以及“題目類型”有關。
? 解決辦法:
每次做題都認真對待,提高準確率,爭取會做題,建立錯題本。也可以給自己制定訓練的計劃。每次認真分析錯誤原因,才能真正提高成績。
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,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后總有很多同學痛心不已,感覺“無顏見江東父老”。
分析試卷后得出結論:又是粗心惹的禍!而且粗心這個壞毛病“貌似”由來已久,總也改不掉。
粗心只是一種不好的習慣,一定能改掉!之前嘗試過卻沒有成功的同學,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而已。下面總結出來的幾招,渴望徹底改掉粗心習慣的同學可以試一試。
06
5個習慣助孩子改掉“粗心”的毛病
1. 慢慢讀題
拿到試卷后,讀題速度要慢,尤其是題目較長時,更要慢讀,細細讀!一邊讀,一邊思考,同時把重要的信息記錄下來。
比如,把已知的數據標示在題目的圖上。切記,題目沒有讀完,不能妄下結論。
這樣一遍讀下來,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,有用的信息都正確進入自己的腦海,做題就能正確運用所有的已知條件啦!
那么看錯題目,看漏條件這些事故,就徹底跟自己拜拜嘍。
2. 演算工整
解答數學題時,很多計算都會在草稿紙上進行。草稿紙嘛,又不用給別人看,所以很多同學的草稿紙就亂成一團糟。
相信孩子都有這樣的經驗,如果遇到復雜題目,需要根據已知條件列出很多方程、計算式。
然后費勁仔細觀察這些方程,找出隱藏的關鍵信息,才能解出題目。這時候,如果自己的草稿紙上的計算過程比較整齊,干凈醒目,那么發(fā)現已知條件中暗含的關鍵信息就比較容易,更不會發(fā)生挪錯數字,弄錯符號等情況。解題過程自然一帆風順!
3. 回頭檢查
做完一道題目后,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,結合本題的結果,判斷一下結果的合理性。
比如:解出來發(fā)現結果的數很難看;或者解出來要求的時間竟然是負值。
這時候就需要回頭仔細檢查一下剛才的計算過程。那么,干凈整齊的草稿紙就發(fā)揮了它的另一項重要作用——方便檢查!
4.深挖根源
有些題目老師稍稍一點撥,孩子就知道正確的解題方法啦。這些看似粗心導致的錯誤,其實是概念不清晰。
那么,這時候不能一改了之。應該抓住小問題不放手,深入挖掘根源,運用類比,對比等方法,把相關的知識統(tǒng)統(tǒng)過一遍,徹底理清楚。
5.專心做題
平時練習題目,作業(yè)要重視,把它們當作考試題目看待。做題的時候先把電腦,電視關掉,然后集中注意力,快速地完成,之后再去聽音樂,休息。
慢慢養(yǎng)成專心做題,專注做事的習慣,粗心自然就會遠離孩子。
粗心是一種壞習慣,每一個人經過努力,都能改掉這個壞習慣。需要的是自己樹立信心,下定決心,同時耐心地堅持。
慢慢地就能把這個壞毛病用細心的好習慣去替換掉。細心的習慣一旦養(yǎng)成,粗心將徹底離開孩子!
期中、期末考試將至,愿孩子都能輕松應對,考出理想成績.
在線聯系
電話咨詢
回到頂部